沙家店溃败:钟松的"滑头"战术为何突然失灵?
1947年8月17日,陕北沙家店的山沟里,十几辆美式卡车歪七扭八陷在泥坑里,车上的国军士兵还没跳下来,四周山头忽然竖起密密麻麻的红旗。钟松抓着望远镜的手微微发抖——三天前他带着六千精锐南下"追击溃败的共军",此刻才发现自己钻进了四万人的包围圈。
这位胡宗南麾下最会钻空子的将领,打仗向来有一套:别人正面硬刚,他偏要兜圈子。榆林解围时他能在沙漠里昼伏夜行一百多里,活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救兵;年初打西华池,他假装溃逃诱敌深入,回头就包了对手饺子。连彭老总都骂他"比泥鳅还滑溜",可这回,泥鳅撞上了铁蒺藜。
(一)
钟松的"滑头战术"不是没道理。黄埔二期出身的他,打仗最爱琢磨"四两拨千斤"。淞沪会战死守持志大学,全旅打得只剩三百号人,愣是没让日军前进一步;转到中条山战场立刻换了套路,带着部队穿插迂回,硬是从鬼子包围圈里捞出上千老百姓。最绝的是滇西反攻,他拄着拐杖指挥敢死队夜袭松山要塞,断腿高烧还能把日军号称"东方直布罗陀"的堡垒端了。
到了内战战场,这套本事更玩出了花样。整编36师虽然顶着七万人的虚名,实际能打的就一万二,可架不住清一色美械装备。榴弹炮轰完步兵冲,卡车拉着机枪跑,打得过就打,打不过跳上车就跑。1947年3月毛乌素沙漠那场突袭,他绕到西北野战军背后捅刀子,差点把彭老总的指挥部端了。
(二)
但沙家店的地形让所有花招都成了笑话。彭老总早摸透他的路数,专门选了个山沟布口袋阵:东边乌龙铺埋着地雷,西边沙家店藏着伏兵,地方武装连夜把山路挖成烂泥塘。钟松的队伍刚进沟,头车就陷得只剩车顶——这招还是跟本地老乡学的,春天拦牲口的土办法。
更要命的是南京来的催命符。胡宗南天天电报催促"速战速决",国防部那帮老爷在地图上画个圈就要他往火坑里跳。等发现中计时,前队一二三旅和后队一六五旅明明只隔十里地,却被分割包围得像过年待宰的年猪。有个老兵后来回忆:"咱们的炮弹还在榆林城里睡大觉,共军的迫击炮都已经架到脑门上了。"
(三)
败退的牛车上,钟松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当年打鬼子能绝处逢生,是因为老百姓会冒险给国军带路送粮;现在钻进山沟,连问个路的老乡都装聋作哑。他逃到西安时,胡宗南气得摔茶杯骂"丧师辱国",却绝口不提自己乱指挥的锅。第二年冯原战役更绝,说好并肩作战,结果胡长官的嫡系早溜回西安当缩头乌龟。
1949年他在香港开小餐馆,有老部下嘟囔"当年要是……",被他一碗阳春面堵了嘴。九十年代在洛杉矶养病,看到电视里播海湾战争,美军直升机追着伊拉克坦克打,老头突然笑出声:"这不就是我的卡车追土八路嘛,可惜啊……"
有些仗,输赢早就不在战场上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