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须贺的朱姆沃尔特级“粪发涂墙”,美国海军印度化,已不可避免!
想象一下,一艘造价44亿美元、代表美国最尖端科技的驱逐舰,厕所堵了,工程师不得不直接在外壳凿洞排污,让黄褐色的秽物喷溅在隐身涂层上这不是发生在印度孟买的船厂,而是2025年8月初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真实场景。 朱姆沃尔特级二号舰“蒙苏尔”号,就这样以“粪发涂墙”的方式登上全球头条,更引发尖锐质疑: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海军,怎么沦落到和印度同行比烂了?
停靠在横须贺的“蒙苏尔”号驱逐舰在8月初彻底瘫痪。舰上高度复杂的真空马桶系统全线堵塞,多个卫生间污水倒灌,粘稠污物从马桶和地漏疯狂涌出,迅速覆盖走廊和舱室地板。 恶臭弥漫全舰,水兵被迫在没过脚踝的污秽中跋涉。 维修团队束手无策,这套所谓“先进”的排水结构根本无法从内部疏通。 最终,工程人员抡起切割机,在价值连城的舰体侧面开凿临时排水孔,用软管将积存数日的粪便尿液直接排入太平洋。现场照片显示,黄褐色秽物沿白色船壁流淌,与锈迹斑斑的舰体构成荒诞画面。
“蒙苏尔”号的灾难绝非偶然。 这艘2018年服役的驱逐舰采用真空排污系统,理论上比传统管道更高效,实际维护门槛极高。 美国海军2024年内部报告早已警告:该系统的故障率比普通军舰高出50%,任何不当操作(如向马桶丢弃异物)都可能引发连锁瘫痪。 此次堵塞据信正因水兵违规丢弃杂物触发。 ,就在排污口被强行凿开时,锈蚀的舰体表面清晰可见这艘被宣传为“未来战舰”的军舰,连基础保养都难以保证。
如果你觉得这类低级失误只属于印度海军,那可错了。 看看美国海军近年战绩:2020年,“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在圣地亚哥维修时因工人乱堆易燃物起火,连烧4天,61名官兵伤亡,13亿美元战舰直接报废。 2012年,“迈阿密”号核潜艇在缅因州船厂维修改装,一名油漆工为早点下班约会女友,竟点燃一包棉布烧毁指挥舱,致使这艘价值9亿美元的潜艇提前退役。 更别说2017年“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在新加坡撞上油轮,10名水兵丧生,调查直指值班人员“丧失基本航海常识”。
提到印度海军,反而成了美国“事故教科书”的参照系。2016年,印度护卫舰“贝特瓦”号在孟买船坞完成改装,刚出港就因重心失衡90度侧翻,舰体砸沉在坞门旁,花费1亿美元才捞起修复。 2013年,“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在港口装填导弹,误触发射钮导致两枚“俱乐部”导弹自爆,炸沉整艘潜艇,18名水兵葬身海底。 2017年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INS Arihant)更为离谱因轮机舱水密门未关闭,海水涌入淹毁推进系统,导致核反应堆紧急关闭。 这些事件曾被嘲讽为“印度式操作”,而今却在美国海军身上精准复刻。
数据正在撕下美国海军的“精锐”标签。 2023年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GAO)报告显示:过去5年海军重大事故激增40%,涉及航母碰撞、驱逐舰起火、潜艇触礁等恶性事件。 2024年海军后勤审计更揭露触目惊心的漏洞积压未修的舰艇维护订单已突破200亿美元! 现役主力驱逐舰平均服役年龄达25年,超龄磨损叠加维护乏力,事故率飙升几乎成为必然。 与此同时,人力危机雪上加霜。 2024年海军人事统计直言:新兵基础技能不合格率高达30%,水兵流失率突破20%。 在“蒙苏尔”号上,连正确使用马桶的培训都形同虚设。
这些奇葩事故的背后,是战略级崩坏的开始。 当工程师在“蒙苏尔”号侧舷开孔排污时,喷溅的粪尿已严重污染雷达吸波涂层。 这种单平米造价超10万美元的特殊材料,本用于让万吨巨舰在雷达上“隐身”,如今却被污物填满微孔结构。 五角大楼内部预估,仅修复涂层就需耗资千万美元,且无法恢复原始性能。 ,事故频发让美国舰队实际战力大幅缩水。 2024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对比显示:美海军舰艇实际战备率已跌破70%,而同等条件下中国海军舰队的战备完好率超85%。当“朱姆沃尔特”级深陷厕所困局时,西太平洋的导弹发射井正默默调整瞄准参数。
锈迹斑斑的舰体、被粪尿玷污的隐身涂层、船厂里纵火的工人、撞船的驱逐舰当这些画面和印度护卫舰侧翻、潜艇自爆的影像并置时,已经很难分清谁更“魔幻”。 :所谓“百年海军”的神话正在污水中沉没。 美军后勤系统积压的200亿美元维修单,30%水兵基本技能不过关的残酷现实,让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 那个凿开船壳泄粪的工程师,凿穿的何止是一艘驱逐舰?
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